立秋以后,就一直在下雨,暴雨中雨到小雨,連綿不絕,天倒是很快就涼下來,但人也被困得沒有了鮮氣。在電腦前忙到下午,突然想做點什么提神的糕點,又不要太過復雜和漫長。正好員外說,還有兩個小蘋果,再不吃就該釀出酒來了。
好吧,那就做個蘋果乳酪酥吧。
1,50克黃油,100克低筋面粉,用手直接抓揉,讓黃油和面粉充分接觸并融合,可以漸漸聞到黃油的香味,揉成均勻的油面團。
——不要加水,牛奶也不需要,因為水會讓面粉起筋,那樣就會變硬,而我想要的是入口即化的酥感;
2,將揉好的油面團中間,挖一個凹洞,放入一塊三角奶油奶酪(這是我最喜歡的代奶油的產品,因為有發酵,所以風味獨特,還有乳酸菌的營養,購買的時候也選擇不加糖的原味),攪拌均勻,成乳酪面團;
3,在烤盤底部,刷一層薄薄的黃油,將蘋果切片鋪在底上,然后將乳酪面團壓平,鋪在蘋果片上;
4,最后,在鋪好的乳酪糕餅的頂層,也鋪上一層蘋果片,輕輕按壓,讓蘋果片和糕體適當鑲嵌。
——經過高溫烘烤后,蘋果會散發出自然的香甜味道,而且脫水后濃度會更高,比糖還多了一分天然果香,所以完全不用加糖;
——如果實在想更甜的話,在表層的蘋果片上刷一層薄薄的蜂蜜,也是可以的。
5,預熱好的烤箱180度,先烤15到20分鐘(具體情況取決于容器大?。?。最后五分鐘時,可以將上溫調到最高,讓表層的蘋果焦化,出現可愛的金邊,同時激發果香的芬芳。
——因為乳酪酥里有比例不低的黃油,烘烤過程中這些黃油還會給底層和頂層的蘋果片提供風味和油脂,保證它們脫水而不干枯,所以也不要再額外給蘋果片刷油;
烤好的乳酪酥,切開后,蘋果片和酥糕自然相貼,香甜清爽,入口即化。 實在太可愛,一時激起我重拾咖啡拉花的興趣,索性玩兒了起來——
這個陰雨的下午,終于不那么無趣了。